每年高考完出分过后,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先来回答这些问题:
你高考出现重大失误了吗?
你的高考成绩是三本临近二本线或二本临近一本线吗?
你的心理素质强大吗?
你深知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吗?
如果这几个问题中有一道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复读的确是一种选择。
你家里的经济条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吗?
你是那种学习比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学生吗?
你现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会萦绕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吗?
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周围人关注的目光
有时,打开微信,那些老同学会来问候一两句,出于好奇问你各种复读的情况,虽然他们没有恶意,但是这种问候只能让自己觉得收到莫名的关注,一句句回复过去,也会觉得很烦。偶尔再打开朋友圈,看到以前的同学到哪里哪里旅游打卡,还有有同学在吐槽四六级的作文题,有人会说..在宿舍躺尸..觉得好无聊,有人又秀了一幅.近跟班学的水彩画……这一切,都与你无关。他们有些烦恼,甚至你也想拥有,但是时候未到。这时候,人类的悲喜是并不相通的。你哪里也不能去,只能干掉桌面上的卷子,然后去食堂给自己加鸡腿。
莫名其妙的看不起
复读一到别人嘴里,就变了味了,谁会想你有什么苦衷呢,他们只会简单地列个等式:复读=失败。年节的时候,人来人往,别人随口问:“在哪上大学呀?”“复读。” “复读啊……”这个拖长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即便.后对方再怎么说复读也挺好之类的话,也不能让人心情回温,一些人甚至已经在心里对复读生做了一个不良人设的勾勒,明里暗里有些看不起复读生。
时间确实不等人
时间.公平,不会为谁驻足。同学们已经开始进入大学阶段,复读生确实还停留于高中,中间至少会差一年,甚至更多年。等步入大学,自己会比周围人大一两岁,一两岁区别在哪里呢?可能是“过时感”,一两年内就可以变化的东西真的很多,谈到某些话题的时候可能就出现“代沟”了。
融入新的学习、交际环境,或多或少会有反差感
告别了相伴至少两年的同学和老师,告别了熟悉的环境,要到复读学校接受更严格的考验,各种关系都要自己来处理。高考后,放肆潇洒了一段时间,天天睡到自然醒,伸手就是自己喜欢的零食,随时都可以打开手机看爱豆,要是复读,一年摸手机的时间可能都没有现在一周多,现在过得舒坦的日子都要放弃,像是“戒断”反应。不过这种感觉主要在刚开学,习惯以后也不是问题。
高昂的费用
大部分复读学校是按照高考成绩收费的,分数能上985学校的同学想复读学费还会省,但是分数徘徊在一本线附近的学生,学费就已经很高了,要上万,如果是二本线附近,费用又会翻一番,这还只是学费,还有住宿费、伙食费、书本费等等,杂七杂八,一年下来也要好几万。你的家庭也要为你分担。
再次失败的风险
这很残酷,也大有人在。复读不是定心丸,不是灵丹妙药,失败成功,概率一半一半,万一又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呢?就算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也不得不考虑这种.糟糕的情况。要想好这样的结局,自己该何去何从。
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
由于应届时没有考上大学或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以后再次进入学校学习。在此过程中很多父母和亲人会比原来更加关注你的学业成绩,希望这次考得更好,无形之中又施加了压力,会给他们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努力就会像上一次一样考不好。
同时自己也会认为给家人和亲人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麻烦,也就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态安心学习,总是带有负罪感。所以会焦虑、不安、紧张等。
虽然复读面临的压力不小,但这仅是一时的。卷土重来,奋力一搏,不为日后因没有给自己重新来过的机会而后悔。
正确认识自己
复读生首先应明白自己的优势与问题所在,然后再为自己的复读生活做一个计划,整个学年,依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学习。
『 优势』 知识储备丰富
与普通高三学生比较,复读生已经学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知识相对丰富,具备一定的临考经验,在状态上把握较好;不用参加会考,可以全力以赴应对高考;更了解自己的强、弱科目。
『 劣势 』 学习素质不足
低分复读生在学习方面的缺点表现比较突出,高考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领悟能力需要再加深、巩固,这一缺点是不容易弥补的;由于学习不认真,荒废学业而造成的复读,虽然成绩提升的空间较大,但是由于已经形成了知识的断层,所以需要下工夫补上。
不断纠正缺点
部分复读生对以前的学习模式产生了惯性。很多复读生在学习方面都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如基础知识有漏洞、学习方法不得要领、应试技巧不足等,这些都需要不断改正。
克服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是很多复读生的通病,老师一讲就会,下课就忘。因为老师讲的部分内容,复读生在高中阶段都有过接触,感觉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并认为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下课后,缺乏对知识的梳理、总结。在做题时,这一问题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保持动力
在复读班开学的前3个月里,很多学生表现都不错,学习劲头很足,但后来,就会有学生渐渐分心。这一点主要集中于部分低分复读生。
选择复读,那就不要轻易荒废这次机会,既然选择走这条路,那就好好走下去,不枉此次从新来过。
.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